重庆警察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公安局管理和重庆市教委指导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重庆市公安局公安学校和1982年成立的重庆市人民警察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重庆警官职业学院。2005年学校开始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法学专业(公安法制方向)本科生。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重庆警察学院。2015年6月,学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占地42.01万平方米(630.20亩),建筑面积11.5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3249.31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5.43万册,电子期刊48.68万册,中外文期刊710种,各类资源数据库25个;校内建有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场所26个,校外实习基地14个。
学科专业 升本后学校停止专科招生,现有8个本科专业,涵盖公安学类和公安技术类两个一级学科。公安技术为市(省)级重点学科培育点;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为市(省)级特色专业,警务指挥与战术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和重庆市“一流专业”;共有科研平台11个,其中省(部)级平台2个(重庆市毒品毒物分析重点实验室、警务情报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91名,其中专任教师157名。正高级职称教师20名,副高级职称教师51名,博士学位教师5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高层次研究团队1个,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公安部法制专家各1名。全国公安系统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和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突出贡献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7人。
教学科研 学校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首届重庆市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1名。近三年,学校教师主持各类科研、教研项目290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省、部)级118项(含重大重点项目14项)。教师共发表论文446篇,其中核心期刊和主要外文检索收录39篇;获得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10项,出版学术著作20部,主编参编教材20部;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励52项。在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教师获得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学生荣获团体二等奖。
服务社会 学校教师针对社会安全领域焦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提出对策参考,研究成果获得中央、重庆市领导肯定性批示10次。近三年,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执法办案,拍摄公安部《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片》,开展“送教送服务到基层”活动1300余人次。按照公安部要求组织教师赴“8.12”天津港爆炸事件为公安民警开展心理咨询等服务3000余人次。组织师生20000余人次参加安保、爱民实践等活动。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多层次多举措推进校局、校企、校校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新华三公司等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开展学生学分互认项目,和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有力促进学校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立足重庆区位优势,秉承服务大国外交,以公安国合实战为目标,扎实推进外警研修、训练及课程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拓展师生国际视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9人。从1982年开始学历教育以来,为公安队伍培养毕业生1.5万余名,培训民警6万余人次。全市公安队伍约1/4的民警为学校毕业生,被誉为“巴渝警察的摇篮”。大批校友走上领导岗位或立功受奖,涌现出“时代楷模”1人,公安部“一级英模”2人、“二级英模”3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3人,79人次荣记个人一等功,871人次荣记个人二等功,10003人次荣记个人三等功。
创建时间 | 1950年 | 隶属于 | 市政府 | 博士点数 | 0 |
硕士点数 | 0 | 招办电话 | 023-63964500 | 学校类型 | 政法 |
所处城市 | 重庆市 | 办学层次 | 公办 本科 | ||
学校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