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值:0
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估计,海洋中约有20 万种生物。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其他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产业是海洋渔业,另外还开发少量药用生物资源。另外,在这片蓝色国 土上,还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港口资源、海水资 源、滨海旅游资源、海岸带土地资源、空间资源以及海洋能资源等。由于过度捕捞、海区污染、海洋生态条件破坏等因素, 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已十分严重。沿海滩涂的国海造田以及发展养虾,使沿海湿地面积约缩减了一半,使滩涂湿地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重要的经济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场所消失,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绝迹,并且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调 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及护岸保田等的能力。大力开展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是海洋渔业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向及 培养目标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渔业资源和渔场学、渔具理论与设计、渔业法规和管理、工程流体力学和航海技术等方面知识,能在海洋渔业产业、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养护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渔业资源学、工程力学、渔具渔法学、渔场学、航海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海洋生物资源调査、航海技术、渔具设计与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渔业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评估、渔业管理与渔政执法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
---|---|
相关课程 |
主干学科:力学、水产学、生物科学 核心课程:海洋学、海洋生物学、鱼类学、鱼类行为学、工程流体力学、渔具理论与设计学(或渔具力学)、渔具渔法学(或海洋渔 业技术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 |
就业方向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渔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科学研究及渔业设施工程规划与设计等工作,适应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就业热门行业:农/林/牧/渔、互联网/电子商务、检测、认证、中介服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 就业热门城市:福州、上海、东莞、广州和江门等。 |
顶尖院校 |
中国海洋大学 |